2020年12月,外语学院第十届舞台剧大赛——“戏绘春秋,语寄韶华”顺利落下帷幕。本次大赛从十月初陆续开展筹备工作,采用视频录制和放映会结合的形式,让同学们在表演中感受语言魅力、深度探索异国文化。
自2011年起,外语学院每年都精心举办充满外院特色的舞台剧大赛,2020年活动形式的改变并未消减同学们的热情,经过严格的一审、二审以及彩排练习后,八个剧组在大活C区报告厅分别于12月13日和16日完成录制,随后由各专业自行进行后期剪辑工作,完成参赛视频作品。第一次尝试录制,整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外院学生联合会文体部部长金岚表示:“在录制过程中,我们发现场地中的顶光产生的噪音会影响到录制的收音效果。在和工作人员以及每个剧组协调之后,大家决定根据不同剧情的需求选择后期配音和现场录音两种方式,力求对剧目最好效果的呈现。好在大家都对舞台剧有着共同的热爱,能够相互理解、积极配合,使这些困难迎刃而解。”
德语剧组彩排表演
法语剧组录制后合影
主持人录制后合影
经过审核后,各专业表演视频在12月23日早九点准时上传至外院公众号和视频网站,供同学们积极观看投票。当天下午一点,舞台剧放映会在外语学院223室开展,大夏书院党委副书记栗蕊蕊、外语学院团委书记周俊辰、西班牙语专业徐玲玲老师、法语系沈珂老师、俄语系班婕老师、日语系乔颖老师、翻译系陈翔老师、英语系陈贝贝老师、德语系Sporrer Viola Tabea老师、专业辅导员及各剧组负责人应邀出席。
嘉宾、评委老师、剧组负责人观看视频
大屏幕上播放着同学们绘声绘色的表演,嘉宾们认真观看、记录打分,不时发出阵阵欢笑。放映会上半场展示作品有法语系的《美女与野兽》、日语系的《家族游戏》、德语系的《伊丽莎白》以及英语非师范剧组的《甄嬛传:滴血验亲》。下半场播放作品有翻译系的《皆大欢喜》、西语系的《小时代》、英语师范剧组的《汉密尔顿》以及俄语系的《战斗民族养成记》。现场气氛轻松活泼,其乐融融。
视频放映结束后,评委老师们通过小程序投票决出“最佳服装奖”、 “最佳创意奖”、“ 最佳舞台效果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以及“最佳男女主角”、“ 最佳男女配角”奖项,而“人气奖”则通过早上九点准时发布的宣传推送上投票数据评出。
捧着沉甸甸的奖杯和奖状,大家纷纷合影留念。获得最佳导演奖的翻译系代表林骊如同学说道:“舞台剧大赛对于每个外院学子来说都是一次珍贵的经历,在筹办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经历写剧本、演员排练、道具准备、以及声光电效果设计等等过程,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正是这场盛大的活动,让我们整个班级凝聚在一起,拥有了强烈的集体成就感和荣誉感。这次活动我们都收获颇丰。”
本次大赛创新的活动形式广受好评。外院学生联合会实践学习中心主任何琰说到:“赛后我们得到不少老师的反馈,舞台剧用视频剪辑的形式呈现效果很不错,观众的注意力更能集中于演员的表演上,尤其对于小语种专业而言,视频搭配字幕的方式非常好,而且后期剪辑包括配音,近远景切换,适当调色都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即便我们的设备,技术等方面仍有不足之处,但好在最终呈现符合最初的预期,我们工作人员都很开心。当然,最终呈现出的精彩成果离不开各个剧组和各位工作人员马不停蹄地日夜操劳,感谢他们的认真负责。我们也会将经验传给下一届同学,将外院舞台剧活动做得更大更好。”
剧组负责人与老师嘉宾合影留念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虽有疫情,虽处寒冬,却难挡大家似火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辛苦付出之后,终是收获回报。本次舞台剧大赛,将在外院舞台剧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外院学子能够再接再厉,不断攀登,再创辉煌!
获奖名单
金奖 俄语剧组
银奖 翻译剧组
铜奖 英语师范剧组
最佳服装奖 英语非师范剧组
最佳创意奖 俄语剧组
最佳舞台效果奖 德语剧组
最佳编剧奖 法语剧组
最佳导演奖 翻译剧组
最佳女主角 翻译系(朱妍祺)
最佳男主角 英语师范(刘晨谦)
最佳女配角 英语非师范(陈舒婷)
最佳男配角 俄语系(尹思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