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作中,把学生培养成党和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对于确保我们党胜利完成执政兴国历史使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教育建设高度重视,从战略和全局上作了规划和设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以来,日语西班牙语联合教工党支部全体党员深入学习全会精神,结合高校教师的责任和担当,特别围绕建设“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的目标,展开了广泛而具体的讨论。
支部党员乔颖说,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谋篇布局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此次会议不仅举世瞩目,所有中国人民都倍受鼓舞。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总书记的此番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我国教育事业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给我们工作在教育一线的同志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如何做好青年一代可堪大任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巨大鼓舞和鞭策。青年学生处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所谓“莫负青春取自惭”,更应该树立高远的理想,坚定报国志向,并为实现这样的理想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所以,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当他们在为理想而奋斗的途中迷惘彷徨时,我们努力帮助他们寻找突围的方向,而他们遇到挫折想半途而废时,我们又会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通过学习十九届五中学会的报告,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青年学生政治方向、学业成就、精神面貌都攸关“中国梦”的实现。现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的推进,作为双一流核心动能的“人才”被称为是双一流建设的引擎。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教师的工作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和担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作为高校教师,今后要更加扎实地开展基础调研,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积极引导学生胸怀大志,刻苦学习,早日成长为可堪大任的优秀人才。这既是祖国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更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庄严责任!
支部党员陈文佳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灵魂,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的中国,在不断地探索与发展中培育出了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滋养。作为一位普通的人文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我深刻地意识到自己肩上所担负着的传承、发展与研究中国文化的重要责任。这也是我能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事业所能贡献的微薄的力量。我将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日常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与提高,以更自信的心态、更宽广的胸怀,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添砖加瓦,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支部党员杨敬说,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变化,提出了高瞻远瞩的奋斗目标和一系列发展措施。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争当“四有”好教师,做好立德树人工作,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贡献。
支部党员徐泉说,回顾抗击新冠疫情以来,我党带领我国人民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提升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身处教育一线的党员教师,回顾这一年开展在线教学的种种经历,结合昨日陈宝生部长的讲话精神,我回答了两位入党积极分子提出的数十个问题,进一步指明了发展的方向,鼓励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同时,我也向更为年轻一代的外院学子提出了殷切的希望,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提升语言能力,时刻加强理论学习,做一个合格的外语人,在将来积极讲好中国故事。
支部党员孟令祎认为,作为一名高校党员青年教师,要服从党对教育工作者的全面领导,不忘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做好教学科研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支部党员金晶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作出了战略决策部署,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作为一名教师党员,在今后工作中,将牢记立德树人使命、不忘教育报国初心,与时代同行、与梦想同在,为实现教育强国、培育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支部党员郑菁菁说,“十四五”规划期间,高校被赋予了更加广泛的使命和任务,比如要为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提供力量,培养信息化人才队伍,但仍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培养人才上的基础性指导地位,把思政教育体系和专业知识教学体系充分贯通起来。教育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一部分,而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可以早日实现我校的“双一流”目标,也可以成为我国在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实现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目标的策略之一。
支部党员王建英说,中国的发展永无止境,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十三五”期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四五”计划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也依然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目标。尤其是今年在抗击新冠疫情斗争中取得的胜利,充分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支部书记陈凌虹认真听取各位老师的发言后表示,日西支部通过聆听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同志的宣讲报告和中国人民大学王义桅教授“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为题的解读,认真学习并领会了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正如支部党员们所提及的那样,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该把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和做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统一起来。11月初,“中国国际进出口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外语学院日语系派出29名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团队参与进博会的布展、线上线下商务洽谈、商品宣传等工作,充分发挥了自身的语言优势,身体力行地为 “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的国家远景规划目标贡献了自身的力量,既完成了社会使命,也收获了个人成长。我们应该继续坚持育人为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祖国观念、人民观念、党的观念、社会主义观念,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为我国建成“教育强国”而努力!